2008/01/22

大三上回顧 ─ 本學期課程

作業系統
郭傑出的口才真的是非常流利,解釋得也很清楚。可是我不太喜歡照課本上,總覺得有更好的組織方式。考試的風格就更不喜歡了 XD。我會希望花點時間在課堂上講 Nachos,像 cyy 講 TOY 那樣予人腳踏實地的感覺。以後如果有機會設計一門計算機概論,再用自己的脈絡來處理這一科吧。
數位系統設計
資訊系第三門好課!甘宗左老師人超好、功力深厚又很用心,每次上課投影片都是一百多張,而且愈到後面愈精彩(前面像通識 XD)。甘老師和學生很親近,上課的時候也常常有業界的經驗分享,互動的感覺非常好。我覺得面對這樣的老師,如果任意蹺課或上課時做不相干的事情或是考試考得一蹋糊塗,都滿糟糕的。現在走在路上看到紅綠燈、平常打鍵盤看螢幕,腦中大概都有一幅意象,知道那大概是怎麼做出來的。我已經下載全套投影片收藏了 XD。
人工智慧
所以我現在知道這一派的人工智慧在做什麼啦。許永真老師開宗明義把這學期的人工智慧定義為 "act rationally",而不是常和哲學家或生物學家或腦神經科學家打對台的 "think humanly"。所以這一派的人工智慧其實是藉著設計各種演算法(一般是 heuristic algorithms)解決實用問題,性質和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的各個領域很像,根本不用處理「人工智慧可不可能」這種理論上的質疑。最後就是慘痛的 final project 經驗啦…
資料庫系統
這門課在上課期間給人感覺不是太有趣,笑容滿面的朱浩華老師面對日漸空曠的教室,也只能無奈地打起精神繼續教下去。不過其實朱老師把 systems engineering 的原則都傳達到了,課程結束之後,那種系統設計時必須有的「平衡感」才逐漸發酵。衝著這一點,我願意讓它繼續成為必修課 XD。
圖論
不知道為什麼,沒有和圖論很來電的感覺。圖論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,大部分介紹的定理都是 "if and only if",提供精準的刻畫,高等微積分就沒有這種現象。張鎮華老師的鋪陳手法相當老練,每一章大致都是從一個大定理開始,然後逐漸加以延伸或引進其他相關主題。每週一份作業雖然有一點負擔,但我不覺得不適當,畢竟這是很正常的練習量。下學期因為系上的課有點重,而且大四的時候我想修一年代數導論,為了不延畢,就不選圖論了。
知識論
榮登「本學期最精彩課程」寶座!梁益堉老師和我遇過的哲學系、數學系、物理系老師一樣,有那種理論學者特有的可愛感 XD。一開學就看 Descartes 的 Meditation I & II,馬上打進我的心坎裡。整個學期的空洞(i.e., 純哲學家嘴砲)比例算滿少的,我終於得到一些標準的詞彙(e.g., Cartesian skepticism),可以描述我自己用的知識論。這會用一集回顧專門探討。
宋明理學
杜保瑞老師教得算硬,但會適時用生活化的例子解釋他所用的概念,所以專心聽就還跟得上。實用上,儒家工夫理論的一些說法很適合拿來奉行,像工夫次第、未達境界前應強迫做工夫之類的。理論上,杜老師的一個洞見是應該用「基本問題意識」看各個哲學理論,亦即我們應該先知道一個哲學家心裡問的問題是什麼,在那個脈絡下看他所建立的理論。這個洞見非常重要,例如 "think humanly" 的人工智慧研究者會批評 "act rationally" 的人工智慧完全搞錯方向、不可能有成果,但前者和後者問的基本問題根本不一樣。類似的表面衝突還有很多,而這些衝突其實都可以藉著釐清理論背後的基本問題而化解。
數位電路實驗
相當有趣的實作經驗!我相信 Knuth 如果看到 DE2(而且 TAOCP 已經寫完的話 XD)一定愛不釋手,因為硬體設計就這麼化約為程式編寫,電機系幹得實在好!(當然那些 analyzer/synthesizer 之類的軟體還是資訊系寫的 XD。)雖然最後沒把 TOY 實作上去,不過我會記得這塊可愛的 DE2 的 XD。

--
大概還要再寫個兩、三集才能把這學期的回顧寫完 XD。

Label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