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06/15

Resonance

余秋雨先生在《閱讀建議》(余秋雨台灣演講 p.9 ~ p.11)裡談到「文化偶像」:

在選讀名著的過程中,最終會遇到幾部名著、幾位名家最與你情投意合。你著迷了,不僅反覆閱讀,而且還會尋找作者的其他著作,搜羅他們的傳記,成為他們的崇拜者。我的一位朋友說他一聽到辛棄疾的名字就會臉紅心跳,我在讀大學時對法國作家雨果也有類似的情景。這就是平常說的偶像。

偶像的出現,是閱讀的一個嶄新階段的一個開始。能夠與一位世界級或國家級的文化名人魂魄與共,真是莫大的幸福。然而更深刻的問題在於,你為什麼與他如此心心相印?不完全是由於他的學問、藝術和名聲,因為有很多比他學問更高、藝術更精、名聲更大的人物卻沒有在你心底產生這樣強烈的感應。根本的理由也許是,你的生命與他的生命,有某種同構關係,他是你精神血緣上的前輩姻親。暗暗地認下這門親,對你很有好處。

同構不等於同級。他是萬人矚目的文化名人,你是籍籍無名的青年學生,但他的存在證明,你所進入的生命系統的某些部份,一旦升騰,將達到何等壯美的高度,於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條通往崇高的纜繩。

有的同學把文化偶像的崇拜一律看作幼稚行為,成天懶洋洋地對一切可以仰望、可以進入的對象愛理不理,偶爾心有所動也快速地自我熄滅,實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機。

那些讀了一輩子書卻說不出最喜愛哪幾部著作、哪幾位作者的人,哪怕是學富五車的老學者,我也不敢恭維。在如此廣闊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興致,失去了親和的熱量,失去了趨附的動力,整個兒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,那還說得上什麼?

很贊同這段話。雖然語境設定在文化界(讀書),但所有知識體系都是一體的,這段話絕對是 universally applicable,不限於(狹義)文化界、不限於閱讀。一旦發生共振,就再也無法從生命中抽離關於這位「偶像」的部份了,一輩子都將帶著走。(可以抽離、淡忘,未化為生命一部份的,不算偶像 :)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