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業論文
(JK 注:五月作文。以 3,500 字加 5 張附圖之規模,相信在中辦創下記錄。)
五月轉瞬即至,退伍的日子也不遠了。借退伍前最後一篇作文整理在中部辦公室服役的心得,應該十分合適。
我在中辦最主要的業務是訂便當(和飲料零食)。雖然訂便當在一天業務量佔的比重不一定最多,但其它業務大多是零碎不固定的,而使訂便當這份每日固定的業務顯得特別突出。自去年八月十日至今年五月二十四日結算,兩百個上班日裡登記有案的早餐、便當、飲料和其它各式零食共八千兩百五十六份,總金額三十七萬四千兩百三十四元,平均每天經手三十六份便當、金額一千六百九十九元。文後附有幾張統計圖。儘管數量不多、本質也不複雜,訂便當卻需要十足的細心才能保證不出紕漏,特別是當其它雜務也非得同時處理不可、或是店家無預警休假之類的意外發生必須迅速應對的時候。上任初期發生過一兩次嚴重疏失,我意識到必須設計一套標準作業程序,掌握好所有能夠控制的變因,實行起來果然頗有成效,好幾次成功預防慘劇發生。標準作業程序的本質是一套可讓人「機械地」遵行的規則,說穿了也是一種程式。程式設計師將所有可能狀況的應對邏輯編寫為程式,電腦只要機械地執行程式便能表現出專家的行為。訂便當如果時間充足能夠慢慢思考查核,其實不需要標準作業程序;但當情況急迫讓人容易慌張失措,標準作業程序便能發揮絕佳的引導效用,只要照著做就不會出什麼差錯。到後期我已經熟練,毋需一步步遵守標準作業程序。這和學數學的過程其實很相近:初讀一門數學,看到的往往只是型式,隨著演練才獲得深埋其中的數學直覺。哲學家對此類型式和語意間的連結關係一直很有興趣,這也應該是我日後必須經常省思的課題。在訂便當這樣的瑣事也能發現這問題的身影,可見其性質之基本。
另一個我實質接觸到比較大的案子是社會發展科的社工人力推估案,我的感想分為兩個層面。就案件本身,我很高興有機會接觸到業務單位的工作。會計的角色像是第二線的支援,雖然重要但沒有第一線業務單位的工作那麼「多采多姿」。我分配到的工作又都是標準的「輔助性勤務」,只要照著指令影印、傳真、或遞送公文即可。這樣的工作方便轉移,對於更換頻繁的替代役男確實滿合適,但一直到我代理公文登記收發之前,我對會計業務都沒什麼了解──代理收發後也只是略微了解公文處理流程而已。社工人力推估案就讓我真正碰到不少數字,這些數字之有趣在於它們都是高度抽象的產物,看似無辜的一個數字背後牽連的意義可能甚為重大,一點差額都馬虎不得。儘管我們在推估過程中把它們當作一般數字進行分析與計算,但中間每一步都可以讀出(也必須具有)社工人力上的意義,最終算出的數字也必須回到社工人力的情境檢驗其合理與否。處理大規模資料是資訊系學生的專長,但面對這種現實影響廣大的數字我還是第一次,日後也不一定有類似機會,因此這對我是寶貴經驗。但換到另一個層面,儘管我基本上樂意協助,但若在上班時間下樓支援就相當於丟下會計處的事務不理,這實在讓我陷入兩難。最經典的情況是我代理全職公文登記收發的那幾天,適逢社工人力推估案催得十萬火急,按理我應該專心做好收發工作,但另一方面我已經涉入推估案達一定程度,也應該盡量幫忙,想兩邊兼顧卻又不可能。結局是收發有些耽擱,訂便當也全委由他人代理,推估案倒是趕上了。這實在不是好結局,因為我的本職並未照顧周全。只能說此類事情的分寸拿捏我還有待學習吧。
來到中辦有個明確收穫:我的試算表操作功力又精進一層,最明確的新技能是樞紐分析圖表和巨集寫作。樞紐分析讀入含有多個欄位的資料群,以某些欄位為樞紐統整其他欄位,產生有意義的圖表──這很適合用來檢視訂便當的資料。日期限定在今天、以店家為樞紐加總金額,我可以看到今天要付給每一家多少錢;以科室為樞紐列出店家和產品名稱,就是各科室的訂購明細;以日期為樞紐加總數量繪製折線圖,訂購量隨日期變化的趨勢便一目瞭然;限制在零食、以科室為樞紐加總金額繪製圓餅圖,「哪一科是零食大戶」的問題就十分容易回答。儘管原理單純,樞紐分析的效果卻相當令人驚豔,特別是當資料量有一定規模時。巨集的功用就不需多說了:試算表每個元件的每個屬性都可用程式操控,只要是能清楚描述的動作都可以寫成巨集自動執行,是自動化的終極必殺技。此類技巧專門對付大規模資料,在中辦這種彙整大量資料且工作經常重複的中央政府部門特別合用,而如果擁有資訊系訓練出來的「內功根柢」,這些技巧都能很快上手。這裡指的「內功」不單只是電腦操作熟練,而是對資料型式與其間變換的直覺。資料的意義詮釋隨領域不同而千變萬化,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專門研究,但經適當抽象後,不同領域的資料往往可用同一套方法處理。資訊系訓練的正是此類處理抽象型式的能力,由其廣泛應用可看出這種能力的重要程度。
接著我想談談人。我建構待人處事原則的方法和知識論一樣,是以懷疑論不斷詰問。但和知識論的結果不同,這方面我找不到無可置疑的原則──那些我希望加以支持的原則都只能歸結到模糊的一句「我覺得這麼做比較好」,找不到絕對的理由說明這些原則對於所有人都是必然的,因此這些原則不過是個人偏好罷了。既然待人處事方面沒有絕對原則可言,反過來講,每個人都有權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挑選自己的原則,經此論證我才得以合理地預設我希望遵行的原則。既然每個人的價值系統都無從否定,就算自己已有立場,也最好以公正開放的態度聽聽別人想說些什麼,不需急著推銷甚至強加自己的觀點給別人。自上成功嶺以來,我察覺自己的興趣、觀點與新接觸的人多有歧異。正常情況下,和與自己興趣觀點相左的人難有實質接觸機會,我的內向個性對於交友更有如一道高高的屏障,然而服役這個共通因素卻將我們緊密地拉在一起,大家甚至願意翻越屏障向我傳達善意。我認為最恰當的回應方式就是我剛才的結論──我嘗試去了解每個人的興趣與觀點,但不積極影響別人,除非對方明確希望聽我的意見。這樣的態度收到不錯成效,我和身邊的人建立起良好關係,也體驗到不少新事物,可以說這十個月我最主要的收穫就是對外舒展了我的觸角。這段互動經驗令我難忘,往後也應該很難再有因素促成類似經驗,大家的熱情讓我十分感激。
在這一段我首先想特別感謝蔡專員。管理上,蔡專員有一定的原則但又保持足夠彈性,要求紀律時也不忘維護我們的權益。對我而言,遵從這些規矩沒有什麼縛手縛腳的感覺,我可以很自然地盡我的本份。但更令人感動的是蔡專員在生活上與我們的互動。儘管公務極端繁忙,蔡專員仍然關心我們的生活大小事,和我們打成一片。只舉一個例子,過年前我們在尾牙餐會跳花朵舞開場,之後某天下班時蔡專員整理她拍我們跳舞的影片,一群簽退的人圍在蔡專員座位旁看蔡專員對著螢幕指指點點,這種場景下蔡專員那種「媽媽的感覺」油然而生,其實也很值得拍照留念。只能說能遇到蔡專員這樣比稱職更稱職的管理人員真的太幸運,可惜平常沒有太多機會和蔡專員多多相處,體驗蔡專員的幽默和學習蔡專員高效的辦事能力。至於會計處中,眾人都待我不薄,但裡面與我互動最頻繁的當屬淑芬姐了。工作上常受淑芬姐的幫忙,也吃了不少淑芬姐請的水果零嘴,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我們兩人一起代理公文收發的時候,曾經交換一些想法。願意時時認真品嚐並反思生命點滴的人不多,而淑芬姐正是一個。我還記得淑芬姐初次聽我放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時大嘆「好好聽」的神情,即使拉赫曼尼諾夫是以「立即直指人心的感動」聞名,但若不是感觸足夠敏銳,要一聽就起共鳴還是很難。淑芬姐說她佩服我的謙虛,我卻覺得對於有「信仰」的人,所謂謙虛不過是理所當然的態度。讀計算學探索型式推理能力的同時,也不時描繪出推理能力的極限,極限之外的無窮無盡和自己的渺小有窮立成對比。把每個人放在此類極其巨大的尺度之下測量,又能測出什麼差別呢?我猜想淑芬姐對上帝的信仰應該很類似這種感覺吧。
能夠在中辦這樣一個友善的地方服役實在非常幸運,思及離別讓我感傷不已。以佛家說法這是種執著,而我現在可以深刻體會為何佛家說執著是苦的根源。但我不能停留。星際奇航新一代影集的結局點出,企業號的目標「不止於繪測星圖與星雲,而是繪測人類作為存有者的未知可能性」,前者是規律而固定的工作,後者則指探索人的各種極限,「航向前人未至的新境地」。我習慣尋求抽象型式的規則,希望層層深究事物的道理脈絡,窮盡邏輯的力量;政府機關規律地依著制度推行政策,諸般考量必須是具體而實際的,對我而言不是理想環境。東坡的比喻「雪泥鴻爪」果然貼切,我在這裡短暫留下了痕跡,稍事休息、調整一下姿態,就該繼續往目的地前進。儘管此處令人依依不捨,對於我的人生旅程卻只是一個偶然的爪痕而已,我必須離開。就引一曲蕭邦作為尾聲吧,請聽練習曲作品二十五第一首(註:此曲可於 http://ppt.cc/neRF 收聽波里尼演奏的版本)──左手一段顫音,讓曲子結束。
※本文陳 閱後請退會計處淑芬姐。
--
其他的作文沒那麼可觀,就不貼了。
<< 回到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