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05/22

Harasiewicz

五年前與 Adam Harasiewicz 的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相遇,今天終於找到他的整套蕭邦錄音。Harasiewicz 風格比較接近 Arthur Rubinstein,線條質樸、不如 Zimerman 華麗,但是清雅回甘,仔細品味餘韻無窮。以下收錄服役時一篇談音樂的每月作文。

我聽西洋古典音樂

我與西洋古典音樂的關係始於我練彈鋼琴的經驗。除了演奏上必需的少數概念,我從未接觸任何正式的音樂理論,因此我認得的音樂結構與情感絕大部分是沒有名字的,少數獲知的概念名稱也可能誤用於不適當的語境。不過正如語言的流利使用源於自然培養的語感、數學論證的熟練來自對數學物件的舒適掌握,音樂理論也只是音樂感的表現與延伸。對一般無精確交流需求的人而言,培養音樂感遠比研讀音樂理論重要許多。換句話說,非音樂專業的人只要用心聽就對了。

雖然我從國小到高中學琴十餘年,我對音樂的感受是從大學才真正敏銳起來。觸發我的那首曲子是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,長達二十分鐘卻讓我一遍遍重覆再聽。一開始我被溫柔的第二主題所吸引,漸漸整首曲子都對我產生意義。旋律記住了、和聲認出了、結構浮現了,每次和弦轉變都閃耀不同的色彩,每個樂句都勾動細緻的情感。慢慢地我擴張聆賞範圍,從高貴帶著憂鬱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、波蘭舞曲、即興曲和敘事曲,跨到絢麗近乎狂野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、三號鋼琴協奏曲,再到濃烈乃臻偉大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《悲愴》。我仍記得快兩年前在國家音樂廳第一次聽悲愴交響曲的巨大震撼。在那五十分鐘,作曲家透過樂團帶我經歷重大哲學問題的情境、推理、與解答,步出場外時我心情異常沉重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,之後數月沒有勇氣重聽。雖然這裡所謂的問題、推理與解答本質上比較貼近文學的感性處理方式,但其中包含的一聲聲詰問卻同時也是一切理性思考的起點。這或許是我的理性和情感最接近交融的一次經驗。(JK 注:完整版見〈倫敦愛樂完整心得〉。)

無論是什麼音樂,如果只把它當作背景音樂被動地聽,往往無法領會其精神。甚至可以說聽音樂的重點在於聽者的主動唱和,外在的音樂只是引導聽者在心中演奏,因此樂器演奏的經驗對於音樂聆賞確實有很大助益。以我彈琴的經驗來說,即使一首曲子彈起來結結巴巴,也得以讓我形成自己的詮釋,並更深刻體會作曲時諸般細緻的考量──這些細節在名家手中很可能一閃即逝而難以覺察。另外像西方音樂一種常見的結構是「對位」,即兩道以上的旋律個別行進又互相唱和,花式相當多變。演奏時,對位的多道旋律常被賦予不同輕重,而使對位結構不那麼明顯。聽者(和演奏者)必得讀譜找出各道旋律,慢慢揣摩其間關係,才能更由衷讚嘆其複雜與美妙。

近來我發現音樂的表現手法也常見於其他的藝術領域,例如現代舞。「舞者身體的展延」和「音符的展延」拉扯情感的力度是一樣的,兩位舞者共舞的獨立與互補也和兩道旋律的對位是同一件事。比較可惜的是,我看過的極少數舞蹈表演當中,音樂都屈居陪襯地位,舞者和音樂之間沒能產生共鳴,使得效果大打折扣。我期待欣賞一場舞者與舞者、旋律與旋律、以及舞蹈和音樂之間全部完美唱和的表演。

古典音樂的一個特質是「望之儼然、即之也溫」,這點和數學、哲學等抽象學門出奇地類似。音樂、數學、和哲學各有不同的抽象過程,抽象後的產物儘管內涵豐富,其型式卻不若一般感官經驗來得直接,構成入門門檻。然而正如數學教育的動機,跨越門檻後所見的風景是如此綺麗,已得其門而入的人實在有義務幫助其他人跨越那門檻,至少讓他們知道有那樣的風景。且和數學相比,古典音樂顯得沒那麼生冷而較容易親近,相當值得在基礎教育階段推廣。可惜的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現未獲得足夠重視,想推廣古典音樂只能靠有心人士多加張羅了。

--
另可參考〈The Magic of Rachmaninoff〉。

Labels:

Anonymous Anonymous5/24/2011 2:09 pm 說:

你可以看MAYOYO的無伴奏,有幾組是配舞蹈的

 
Anonymous Anonymous5/24/2011 2:10 pm 說:

我的google壞掉了,所以變成ANONY

 

<< 回到主頁